思政课程如何更好地走进校园?教育创新大集活动在渝举行 今热点
【资料图】
思政课程如何更好地走进校园?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如何推进?5月20日,作为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八届学术年活动之一,第三届教育创新大集在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,来自市内外的教育专家学者围绕思政教育、家庭教育、生涯教育、科创教育等进行了深入探讨。
本次活动设专家主旨报告、圆桌访谈、平行分会场等。“在不同的学段,育人育才要做到有进阶性。”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会长黄蓉生认为,人才培养之首位在于“立德”,要教育学生敢于求真理、善于悟道理、勤于明事理,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。
“在孩子刚刚进入社会进行集体学习时,我们就要给孩子铺上明亮的底色,让孩子立志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。”在圆桌访谈环节,巴蜀幼儿园院长罗虹分享说,考虑到孩子年龄小,要多开展他们这个年龄段容易接受的活动。
“小学思政课要从教室里的‘书本本’上到孩子们的‘心窝窝’。”重庆市人民小学校长杨浪浪说,近年来,学校在思政课方面实施“红星耀童年”特色德育品牌建设,让孩子们成为祖国当之无愧的接班人。
“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,要落小、落细、落实。”重庆南开中学校长田祥平说,要将思政课的宏大叙事转化为有层次、有温度的教学主题,让学生听得懂、喜欢听。他分享说,学校在思政课教学方法上进行了积极探索,变“先讲后学”为“先学后讲”,老师先把问题抛给学生,让学生有疑问或自己的想法,老师再讲解。同时,引入微社会教学法,把政治、经济、教育、艺术、体育等社会现象引入课堂,让学生真正感受身边发生的事,真正了解社会发展及课程学习目的。
四川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邹渝表示,大中小学需要切实行动起来,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,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享利用,比如可以组织大学高年级学生到中学担任校外辅导员等。
本次活动由重庆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、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、重庆市教育协会、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、重庆市职业教育学会指导,昭信教育研究院主办。